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精华推荐

Excellent Papers of Recommend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

我在中学教批判性思维----欧阳林(江苏省常州中学)

2014-02-28 11:31:14

重视批判性思维,我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。2009年,读了吴格明教授的文章《批判性思维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》。后来我到江南大学接受培训,首席专家正是吴教授。我向吴老师请教,吴老师送我他的专著《逻辑与批判性思维》。后来,从网上了解到,这是国内第一部谈批判性思维的学术著作。尽管其中专门论述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不是很多,但这些论述激发了我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,奠定了我对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认识。最近我又得到了董毓先生的《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》,这是一本完全的批判性思维的专著。读这本书,我对批判性思维有了不少新的认识。

对批判性思维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并受到震撼,是通过带领校辩论队参加国内外的各类辩论赛。2012年夏天,我校参加苏州大学举办的首届“东吴杯”全国中学生辩论赛。我校辩论队有惊无险地进入决赛。对阵上海市市东中学,我们输了,获得亚军。后来,我明白了我们是以业余水平对阵具有专业水准的队伍,失败理所当然。后来,又带队参加了2012年在吉隆坡举办的第五届“精英杯”亚洲中学华语辩论公开赛,2013年北京大学中学生首届国际辩论邀请赛、2013年在台北市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高中生辩论赛。特别要提到的是北京大学主办的2013年中学生首届国际辩论邀请赛决赛。这场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反方二辩的发言有一种让我突然惊醒的感觉,好像是霎那间明白了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以及融入的方法。这场比赛的辩题是:“通盘考虑,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利益/通盘考虑,中国的崛起不利于美国利益”。在反方二辨发言之前,双方旗鼓相当,而在这之后,形势急转直下,正方再无还手之力,只能苦苦支撑,后面所有的辩辞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
经过了辩论赛的冲击,重新反思语文教育,我对语文教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,它不再只是为应试而存在的工具,而是塑造人格,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得天独厚的课程。尤其是思考那些带有论述性质的课文时,我看到了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。我发现,我们的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批判性思维的内容。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“少、慢、差、费”。我感觉,这与语文教学缺少了批判性思维有关。

2013年,吴格明教授介绍我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《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》子课题《逻辑思维能力与中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培养》。在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指点下,我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专项课题《语文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》。

在中学教批判性思维,不可能像在大学一样进行系统性的批判性思维教学,只可能依托于学科教学,并为学科教学服务。因此,我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,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。为此,我做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努力。

第一是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,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。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,这些课文所展现的特定情境为批判性思维创造了空间,这是语文教学发展批判性思维得天独厚的条件。第二是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的演讲,用批判性思维评论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,以公民姿态作理性表达。半年来,每位学生均多次得到这种锻炼。第三是开设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课。计划每月一次。目前已开三次。在这样的课上,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得到集中训练和有效提高。我的努力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领导的支持。学生的收益也是显著的。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,甚至飞跃。

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和教学,也促进了我自己的科研。仅2013年,我发表了三篇以批判性思维为内容的论文:《建构思维图式,获得写作策略》(见《中学语文教学》2013年第6期)、《双腿残疾是史铁生成为作家的原因吗》(见《语文学习》2013年第11期)、《演绎推理法在议论写作中的运用》,《作文教学研究》(见2013年第3期)。我的同事也受到我的影响,进行这方面的研究,如丁坤老师的《高中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》(见《语文天地》2013年第7期)。